2007年,是邹华权老师来到广州创立深本数学的第一年,怀揣着他十年研究的一通百通教学法,怀揣着十年来的梦想,他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。7年来,点点滴滴凝聚的是一个个艰苦而又快乐的日子,从一个十几平米的小房子到今天的一个几百平米的教学中心;从一个无人知晓的中年教师到现在家喻户晓的老教授,邹老师越来越感觉到,教育好孩子是一份无价的事业。看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,看着一位又一位学生获得着巨大的进步,那种心里的满足,比什么都来得幸福。
早在十年前,邹华权老师就看到了现在教育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弊端,大部分老师的数学课堂,不仅沉闷,而且教学效果非常不好。主要原因来自于几点:
1、整节课老师在自己讲,忘记了课堂的主人是学生;
2、无数的题目,无数的例题,让孩子们去记去背去模仿,没有真正地帮助孩子挖掘到规律方法,使得孩子们越学越辛苦;
3、一切目的为了学会解题,而没有发现,学数学真正的本质是提升思维能力,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提升思维,学习数学才会越学越简单,而不是压力越来越大。
种种问题让邹老师离开了公立学校,他意识到,如果这种教学不改变,孩子们学数学根本不可能发生质变,只会越学越僵化、越学越苦恼。
如何解决这个问题?邹老师研究了很长的时间,他发现,这个问题的关键点就是要如何去训练学生的思维。
我们知道,在学校中,一位同学一旦成了学霸,他就很可能一直是学霸,不管这一章节学的是几何还是代数,还是其他什么内容;反之,一位同学一旦成了学渣,他就会自我感觉一直都是学渣,很难突破自己的瓶颈。归根结底,这个问题的关键,就是我们一直教给孩子们的都是知识,而忽视了他的能力。不管学校学习也好,补课也好,如果只是单一地去追求一时的分数,让他在某一章节某些问题上重复地训练,去模仿记忆,这样最终的结果就是,孩子这一章节可能会进步几分,但他的思维依然还是原来的水平。
改变这个问题的关键,就是从不急功近利开始。邹老师发现,其实数学每一章节本身就有内在的规律和方法,如果我们不断地去启发和引导孩子们发现内在的规律,让他们从每一章节的学习中升华到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、思考问题的多角度训练,那么他其实就已经走在正轨上了。他已经不是把学习某一章节看成是考试的需要,而是训练思维、提升能力的需要。从这样的角度出发,会让孩子真正地把思维练起来。一章、两章,孩子的思维越来越强大,未来遇到新的问题,他的思维已经远远超越别人了。
谷洋妈妈曾经这样跟邹老师说道,她3年来坚持每周从深圳大老远带孩子跑来上课,就是看中了思维能力的培养。她的孩子,现在就像是开窍了一样,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通,看到知识的定义概念,就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关键,屡屡在各科考试中拿到A和A+。虽然他现在国际班学习,准备冲击剑桥大学,但是她还是希望他继续学习国内的课程。其实有时候学什么不是最重要的,而是他通过每一个内容的学习,真正地是从思维训练,从规律方法的高度来对待,那么相信他是在变得聪明、变得优秀。
十五年的磨砺,让邹老师变得更加坚定,他深知在真正的中高考战场上,没有人能够去猜题、押题,我们只能全力以赴地把孩子的大脑变得聪明变得优秀变的严谨,让他用过硬的实力,去打一场又一场的胜仗。
深本数学一直专注于数学研发,
科目优势非常突出
一题多解,多解归一,多题归一,
一通百通
深入知识找规律,深入情景找
方法
学习数学的真正目是提升思维能
力而非应付考试